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青岛市南> > 正文

机关干部下社区 争做居民“贴心人”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 2018-01-14 18:28:03 字号:A- A+




开篇的话 


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 


日前,全市项目现场观摩总结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江汀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奋力把青岛建设得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时尚美丽、更加独具魅力,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列。 


身处创新时代,面对激烈竞争,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是青岛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是青岛从跟跑到并跑再向领跑转变的“杀手锏”。要坚持创新“第一理念”、创新驱动“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建立健全创新机制,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引领城市发展的强大引擎。 


提到创新,大家经常说技术创新,实际上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服务者,也在创新。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环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市场导向的创新型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面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不断激发和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从今天起,青岛早报推出“创新引领发展”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各区市党委、政府如何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引领城市发展。 


办事不用跑街道,在家门口社区就成;街道挤出办公用房,变为居民休闲娱乐用房;街道不再担心有经济考核任务,为居民服务得好坏成为街道的重要指标……这些变化,就是市南区创新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这种创新,市南区政府将现有的65个社区优化整合为50个,188名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工作,每个社区年专项资金从20万元提升到110万元,“人力、财力全下沉,让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改革后带来的好处。”市南区政府工作人员表示。 


居民说 


办张老年证节省上千元 


范大妈是江西路171号湾仔小区的居民,最近她想和丈夫一起出去旅游。虽然已经退休6年了,但因为平时用不上老年证,她一直没办理,直到她看到一家旅行社针对老年人推出了持老年证打8.5折旅游的消息后,她才着急。“当时发团时间还剩不到一周,所以急着要办这个老年证。”范大妈说,她打听身边朋友获悉办老年证得花近一个月的时间。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珠海路街道辛家庄社区。让范大妈意外的是,当她来到办事大厅把一寸照片、身份证交给工作人员后,不到5分钟时间,老年证就交到了她手上。出去旅游一下省了上千元,范大妈拿着证笑得合不拢嘴。 


“这要得益于街道社区体制改革的创新,很多原本需要走多个流程的项目都下放到社区,一站式就能解决。”辛家庄社区党委委员王聘告诉记者,原先办理老年证的居民要先到社区交材料,社区攒上10多份居民资料后一起交给街道,街道按周期统计各社区人数后,再上报给市南区老龄工作委员会,统一制证办理。“这些程序走完办好证件后,再反过来按顺序发给街道、社区,最后交给居民。”王聘说,整个过程近一个月。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市南区街道社区体制改革,不仅办老年证方便了,其他像转接党员组织关系、养老互助点受理审核、低保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事的申请受理等几十项原先在街道办的事,都可以在社区完成。市南区居民从此办事少跑腿,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新闻幕后 


卸下经济考核任务全心为居民服务 


“改革后,街道人财物进一步向社区倾斜,社区工作力量和服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并直接面对群众,一定程度上破解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市南组织部组织科负责人罗群介绍,改革后社区所有工作由社区党委总负责,社区工作站负责民政事务等公共管理和政务服务,社区居委会高度自治。 


改革前,居委会行政功能过多,无法行使本身的职责,改革后居委会真正回归实质,做居民调解,了解民情、社情。在街道层面,去掉街道的经济功能,去掉招商引资的任务,卸下街道对经济的考核和压力,只保留协税护税以及企业服务,让街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罗群介绍,下沉到社区的街道工作人员,都是各科室工作骨干,业务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对于壮大社区工作力量、提升业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太平角社区下沉工作人员发挥政策熟、业务精的优势,带领社工主动梳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在服务载体方面,社区工作站全面承接党委、政府延伸至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将计生、民政、社保等服务事项推向社区工作站前台,直接面向群众办事,以往需要群众在社区、街道之间往返数次才能办完的事项,在社区实现了“一站式”办理,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 


街道社区行政效能和干部队伍活力得到明显增强。改革后,街道精简了机构设置,优化了职能设置,压缩了管理层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行政效能。 


街道说 


挂职变专职社区有了当家人 


随着社会发展,市南区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新变化,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现有的基层党建模式和街道社区体制机制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基层治理的需要。市南区以街道社区体制创新改革为突破,打造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市南模式”。如果说政务项目办理由街道下放到社区,让居民体验到创新的成果,那市南区政府188位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工作,就给这样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的推动力。辛家庄社区党委书记谭思军就是这188人中的一员。 


改革前,谭思军担任珠海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分管民政、残联、慈善等工作。“虽说当时也兼着辛家庄社区的第一书记,但还是在街道靠得多、社区靠得少。”谭思军说,直到去年10月8日,他正式来到辛家庄社区,身份从挂职社区第一书记变成专职社区党委书记,他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社区建设上。 


“原来在街道的时候,社区的建设和规划发展都是街道拿主意。”谭思军说,现在社区想要建设或维修什么项目,就少了那些繁琐的程序,社区党委开会讨论决定后就能开干。谭思军以辛家庄社区为例介绍,因为地理原因,社区建在辛家庄北山的山坡上,居民想来社区活动需要先爬一个几十层的台阶,老人们上下楼梯累得喘粗气。改革后,社区找来专家,在社区东南角新建坡道方便居民通行。江西路、上杭路、莆田路的数百户居民再到社区活动,不用绕一个大弯了。 


“两委一站”提高办事效率 


街道社区体制创新改革中,进一步理顺“两委一站”领导体制,市南区将社区由65个优化整合为50个,社区党委书记由街道副处级党员干部担任,并兼任社区工作站站长,这种体制改革意味着街道党员干部直接来到了群众当中,更多的社区问题可以在社区内部高效率解决。 


谭思军举例说,以往如果区级需要召开精准扶贫上级精神传达会,街道的书记和主任都参加,回到街道后,书记和主任需要将会议内容转达给负责精准扶贫街道的分管领导,分管领导再将内容转达给科室长,科室长再将内容转达到街道负责该工作的人员,该工作人员将内容转告给社区的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最终再将内容分配给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这样层层传达,效率较低。 


改革后同样的会议,街道的书记主任去的同时,社区党委书记一同参加。以前社区党委书记是居委会主任,很多都不是政府人员,如今社区党委书记是街道的副处级干部,社区党委书记了解会议情况后,回到社区就可以直接向负责的工作人员传达工作内容,立即组织开展工作。中间直接去掉两到三个层级,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干部办公室成了居民活动室 


对于香港中路街道的居民来说,也实实在在体会到街道社区体制创新改革的福利。街道办事处原本7个副处级干部,7个办公房间近200多平方米,现在空间全部腾出,春节前改造完毕就变成居民娱乐活动室。 


这7个房间中,有一个房间是香港中路街道党建办公室主任郝龙工作了5年的办公室。郝龙告诉记者,改革前,香港中路街道由党群科、城管科、经济发展办公室、民政科等10个科室组成,基本每个科室都有一个分管领导,例如经发办需要对接10个区级单位,就有多个分管领导,人员多,办公室也多。改革后,街道由原来的10个科室压缩成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公共安全办公室、城区发展办公室。各办公室主任由街道副处级党员干部担任,减少管理层级。他的身份变成了党建办公室主任,原本他所在科室中的两名工作人员也下沉到了云霄路社区工作。街道原来的办事大厅也让位给了云霄路社区,变成了云霄路社区办事大厅。 


分管变直管工作实打实 


搬离了原来的办公室,郝龙和其他四个办公室的主任一样,分别与自己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一个房间办公,由原来的“分管”领导变成了“直管”领导。只是一字之差,却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前党建科有4个分管领导,他作为党建科主任只要动动嘴把工作交代给下面的工作人员就行,如今街道人员减少,他变成党建工作办公室的直管领导,要与工作人员一样动手,实打实地工作。 


因为具体项目都下放到了社区实施操作的工作人员那里,每个社区将自己的党建工作做好,将资源更好地整合,街道的层面可以拿出精力研究上级政策、研究业务知识,可以更好地指导社区工作。 


郝龙说,街道从以前的做具体工作,变成现在精通业务的指导者,以前好比是上场参赛的运动员,现在变成场下研究战术的教练员。“做指导者更要精通业务。”郝龙深有体会地说,原来有问题可以问区政府,现在业务下沉到社区,社区的难题都要街道来解决。(记者 樊蓉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
-

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