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宣讲 | “致敬英模”专题:以为民之心 托起法律天平

2019-05-27 17:45
分享到:

为深入开展向别立福同志学习活动,大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政法委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聆听时尚故事•品味魅力市南”之“致敬英模”宣讲专题,以身边先锋模范事迹感召人、鼓舞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谱写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大家好,我是宣讲员牛艺臻,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以为民之心托起法律天平》。

姜艳,现任市南区法院金门路人民法庭庭长。从业二十年来,她时刻以共产党员、人民法官应有的正义感、责任感激励自己,不辱国徽使命,不没法律尊严,先后被授予第三届“全省法院十佳办案标兵”、“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姜艳公正、高效的办案背后,是她辛勤的付出、用心的钻研、艺术的调解、巧妙的统筹和温情的司法,她用忠诚奉献追寻心中的法官梦,用真情调解托起公正的法律天平。

化解纠纷、促进和谐是一门艺术,案结事了人和是每一名法官所追求的目标。“只要真正把老百姓装在心里,就没有调不好的案子。只要讲清道理,让当事人平复情绪;辩明法理,让当事人理性思索;说通情理,让当事人解开心结,一般都能调解成功。”姜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她办理的当事人到庭参与诉讼案件的调撤率都在75%以上,基本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在姜艳看来,高效的工作离不开有效的工作方法,应因案施策、灵活调解,以最大的热情和最真诚的情感去化解纠纷。有一起邻里纠纷案件,两家小孩玩耍中碰撞受到轻微伤害,分别花了1000多元和2000多元的医疗费,为索要医疗费诉到法院。庭审时双方各执一词,均认为对方应承担主要责任,争得面红耳赤、剑拔弩张。为缓解双方矛盾,姜艳耐心做调解工作,当面调解不成,就分头做工作。那几天,姜艳找完原告找被告,白天当事人不在家就下班后晚上去,先后跑了十几趟。看到姜艳这么奔波,庭里的同事都劝姜艳,“一个几千块钱的小案件,判了得了,你这么跑来跑去,也不嫌麻烦呀。”可她说:“这虽然是件小案子,但是不把道理讲明白,双方都不会顺过气来,出判决很容易,可是案子结了他们还是要做邻居的,不把这个结给他们解开,今后邻里之间怎么相处呢?”终于,在她真诚和耐心的调解下,两家各让一步,握手言和。

公正与高效是法官不懈的追求,姜艳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她最大的成就感是: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让人民满意。

她善于研究规律赶时间。在庭前调解上,她突出一个“快”字,每收到一起案件,都要对案件的卷宗材料细致查看分析,对案件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每个案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庭前调解。由于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有相当一部分案件,通过组织庭前调解,一次就能调解成功,被告方基本都能按照承诺履行义务,真正做到案结事了。对调解不成的案件,立即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做好庭前调解与法庭审判的有机衔接,为快速审结案件打下基础。

她善于统筹省时间。实践中她摸索出“集中调解开庭法”,也就是在庭前调解阶段,把争议不大的几个案件安排同时调解。当事人到场后,先集中告诉他们调解的基本原则,然后让他们各自进行沟通,协商解决,最后她再根据案件的协商程度参与个案调解。审判环节同样如此,每次开庭最少安排3个案件,逐个开庭审理,由于采用简易程序可不必重复宣读和告知权利等,节省了时间,直接进入证据交换阶段,大大提高了效率,大多数案件可以在30分钟内结束庭审。她曾用20天的时间成功审结了拖欠供热费的84个案子,物业和供热的案子都是牢骚多、借口多、难调解,姜艳集中一周阅卷发诉、一周开庭调解、一周写判决。开庭时,她借用了隔壁的一个法庭,安排两个书记员错开时间分别开庭,整整一个多星期,一天要开7、8个庭,她就这样两个法庭来回跑,两边不停地调解说和。到后来,她的嗓子几乎都说不出话来,润喉片和口腔喷雾剂成了她的必备品;久坐腰疼,三伏天里拿热水袋捂一捂;忙得头晕目眩,坚持不住了,就在审判席上靠一靠。终于,她的真诚和努力感动了每一个来开庭的当事人,被告到庭的47件案件全部达成调解协议,而剩下的30多起被告拒不到庭的案件直接依法判决,因为认定事实准确,说理论证充分,这些案件无一起上诉,全部一审生效。 

姜艳常说:“法官代表着法律,老百姓信任才来找法官,就为了这一份信任,自己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在别立福精神的感召下,姜艳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她真挚的为民之心托起了一架神圣的法律天平!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