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宣讲 | “红色故事”专题:农民博士——李慰农

2019-07-15 17:50 来源:微市南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7月15日讯 为更好的讲好青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聆听时尚故事•品味魅力市南”之“红色故事”宣讲专题,邀请有着40余年播音工作经历的宣讲员张立娟讲述李慰农、闻一多、杨振声等名人在青岛工作、生活的感人故事,以先模人物感召人、鼓舞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大家好,我是宣讲员张立娟,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农民博士——李慰农》。

李慰农,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发起人之一;

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农民博士”;

党的早期革命活动家——周恩来、邓小平在法国的亲密战友。

李慰农,是在青岛牺牲的第一位共产党人,是继邓恩铭之后青岛党组织的第二任负责人,是党的创立时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从巢县到芜湖,从中国到法国,从巴黎到莫斯科,从上海到山东,从济南到青岛,征途艰险,斗争惨烈,他将生命与理想铸进了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如磬基石,他为共产主义谱写了可歌可泣、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1925年7月29日,李慰农英雄就义于青岛团岛,那年,他仅仅30岁。从此,一座英雄丰碑矗立在黄海之畔,崂山脚下。

1922年6月3日,在法国巴黎成立了最早成立的共产主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发起人是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陈延年、李宪春、郑超麟、李慰农等18人。

1923年下半年,李慰农被由周恩来等人组成的中国革命旅欧组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在旅欧党团组织内,李慰农刻苦学习,钻研马列是出了名的,特别是对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简直如痴如迷,以至于同志们送给他两个绰号,一个是“农民博士”,一个是“社会主义”。据当时和李慰农一起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肖劲光、张申府、肖三等人回忆,这两个绰号就是李慰农的替代名了。

这期间,李慰农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他说:“共产主义是一种精辟的科学,不是容易懂得的。我们既命名为共产主义者,应当将这种主义的概念弄清楚,方略弄明了,制度弄熟悉,最重要的是根本概念——如唯物史观、阶级斗争、马克思经济学说——然后才能固定了的思想,保持他的行动,虽然万苦千辛,不致中途变节。”

1925年,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李慰农奉党中央指示,回到阔别五载的祖国。他一踏上国土,犹如投入母亲的怀抱,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催促着他急切地向上海党中央报到,不久,即被党中央派来山东工作。

从苏联到上海,从上海到济南,李慰农两次放弃了途中回家探亲的机会,而在上海一个多月的时间,沿长江西行,不远即可到达家乡巢湖,他也没有回去。

1925年,在军阀张宗昌的授意下,胶澳督办温树德派出军警3000名,于29日凌晨包围了四方3家日本纱厂和工人宿舍,当温树德的陆战队冲入内外棉纱厂时,受到工人们的抵制。陆战队根据温树德“打死人不要紧”的命令,朝工人开了枪。一时枪声大作,血肉横飞。在屠杀中,平时躲在幕后指挥的日本厂主,此时按捺不住残暴的本性,手握短枪,赤膊上阵,向工人射击。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青岛“五•二九”惨案。它和次日在上海发生的五卅惨案史称为“青沪惨案”。

7月26日晚,反动军警由叛徒指路,去四方一带搜捕李慰农。此时,李慰农正在小鲍岛开会,研究应急措施,指挥疏散党团员骨干。当时避开敌人的搜捕还完全来得及,但他想到住处尚有党的秘密文件,便毅然赶回。当军警一拥而入时,他已烧掉了所有文件。

在敌人审讯他到青岛的目的时,李慰农斩钉截铁地说:“青岛是中国的青岛,是青岛人民的青岛,我要和青岛人民一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走狗!”

敌人怕公开处决李慰农会引起更大的工潮,便秘密在团岛将他杀害。党的好儿子、青岛工人的杰出领导人李慰农用满腔热血浇灌了青岛这块革命的沃土。

1989年6月2日,全市青少年用捐款,为英雄塑成了花岗岩雕像。1990年6月15日,曾与烈士在法国共同生活、学习、战斗过的邓小平同志,百忙中欣然为李慰农专辑题写了书名。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同志,在为专辑作的序中,饱含深情地写道:“邓小平同志为这个专辑题写了书名,这不仅是对烈士的深切怀念,也是对我们活着的人巨大鞭策和激励。”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