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 > 正文

市南宣讲 | “红色故事”专题:在青岛,“红烛”光里的闻一多

2019-07-18 22:25 来源:微市南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7月18日讯 为更好的讲好青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文化和旅游局策划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聆听时尚故事•品味魅力市南”之“红色故事”宣讲专题,邀请有着40余年广播经历的宣讲员张立娟讲述李慰农、闻一多、杨振声等名人在青岛工作、生活的感人故事,以先模人物感召人、鼓舞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大家好,我是宣讲员张立娟,今天宣讲的题目是《在青岛,“红烛”光里的闻一多》。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之际,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唱响两岸。随之,词作者闻一多先生以及他的“红烛”精神,也从尘封的历史中逐渐清晰起来。

闻一多先生原名闻家骅,1899年11月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1919年开始新诗创作;1922年入读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科罗拉多大学美术系;1923年出版反帝爱国主义与唯美主义相结合的诗集《红烛》;1925年离美返国,创作《七子之歌》《我是中国人》等爱国名篇;1928年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来青。

正是在青岛这片红瓦绿树点缀的山海间,集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于一身的闻一多先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转变——从诗人到学者。

对青岛的情,含蓄却又难以自抑

1930年以前,在闻一多的心里,青岛可能只是“五四”时期爱国呐喊口号中的一个地名,他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工作,对这片土地奉献出一腔热情。

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闻一多被聘为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主讲《中国文学史》《唐诗》《文学名著选读》三门课程,并给外文系开设《英诗入门》。他所授的《唐诗》课,推崇杜甫和孟郊,《英诗入门》则喜欢讲雪莱、拜伦、华兹华斯等诗人作品。

初到青岛,闻一多全家赁住在学校对面的大学路,因房子在楼下一层,光线昏暗,不尽人意,很快便搬到了汇泉湾离海水浴场不远的文登路。在汇泉湾住了不到一年,妻子临产,闻一多便把家眷送回湖北老家,只身住到了校舍东北角,原为德国人所建俾斯麦兵营建筑群所属的一座二层小楼里。当时是学校的第八宿舍,现已被称之“一多楼”。始建于1903年的“一多楼”以新罗马为基调,红瓦黄墙,砖石结构,有地下室和阁楼,建筑面积约607平方米,现为青岛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1984年,楼前立起闻一多纪念雕像,碑文由当年的得意弟子藏克家撰文并书写:“杰出的诗人、学者、人民英烈闻一多先生,1930年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瞻望旧居,回忆先生当年居于斯工作于斯,怀念之情曷可遏止?立庭院以石,以为永念。俾来瞻仰之中外人士,缅怀先生高风亮节而又所取法焉。”

对诗学的情,执著却又煞费苦心

闻一多所学的专业是美术,以新诗创作闻名,却从事着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为了更好地教学,同时也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之情,没有了家室之累的闻一多,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诗经》《楚辞》和《全唐诗》的研究考证工作。

在闻一多之前,研究《诗经》多用音韵训诂的方法,而他将中国传统的考据校勘之学与西方现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熔为一炉,使得许多观点与传统的注经结论截然不同,更符合中国文化源头时代人的心态变化。他将在青岛的研究成果收入《匡斋尺牍》一书,郭沫若读后曾经称赞说:“他那眼光的犀利,考察的赅博,立说的新颖而翔实,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 

虽然致力于国学的研究,但闻一多始终关注着新诗的发展。1931年1月20日《诗刊》创刊号上,他的长诗《奇迹》被徐志摩誉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这是他在青岛的惟一诗作,他本人也对《奇迹》评价颇高:“我已证明了这点灵机虽荒废了许久没有运用,但还没有生锈。写完了这首,不用说,还想写。说不定第二个‘叫春'的时期快到了。”同时,他还对学生的诗歌创作鼎力支持:向《新月》推荐学生的诗作;陈梦家、方玮德的诗集《悔与回》问世时他欣喜若狂;臧克家第一本诗集《烙印》的出版,他慷慨资助并为之写序。

对于青大的情,率直却又一波三折

作为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学系主任,闻一多网罗了方令孺、游国恩、丁山、姜叔明、张煦、谭戒甫等一批年富力强的专家、学者,壮大了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的师资力量。

1930年到来,1932年离开,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只有两年,但他对青岛大学的情,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这两年时光里,三次学潮的风波也让闻一多对青岛大学经历着情感世界中的一波三折。

第三次学潮影响巨大,教育部决定解散学校,重新成立国立山东大学。因杨振声已辞职,教育部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闻一多虽然还是这个班子的成员之一,但经历了三次学潮,他已经满腹委屈且心灰意冷了,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且,清华大学两年前给他的“研究教授”聘任书依然有效,于是,他最终离开了心目中“几乎是天堂”的青岛,返回阔别整整十年的母校清华大学。

虽然在三次学潮中,闻一多不被一些学生理解,但是,他率直的真性情,始终是不曾更改的。曾有一位青大的学生被日本人无理殴打,政府当局不仅不敢给予日本人处分,反而关押了这名学生。闻听此讯,闻一多挺身而出,激呼道:“中国,中国,你真的亡了吗?”在闻一多和学生们的强烈抗议下,在学校的交涉下,警方被迫释放了关押的学生。

闻一多先生写下《红烛》,自己也给世人留下了“红烛”精神。他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来诠释了生命的庄严。在青岛,他的“红烛”光影永远闪耀着,而且将一代又一代后人前行的路,照亮……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